2003年6月,在非典的阴影还没完全散去的时候,曾拍摄过《三毛从军记》《紧急迫降》等片的导演张建亚带领着一支创作队伍,勇敢地奔赴曾经收治过非典病人的北京石景山医院,开拍了这部电视电影《微笑》。这部由中央电视台电影频道投资的作品用最直观的方式,真实记录了战斗在抗击非典一线的医生、护士、记者、警察的别样生活。据该片的导演张建亚介绍,SARS这4个字母拆开来可以有另外一种解释——Smile And Retain Smile,“微笑,并保持微笑”,《微笑》的名字由此而来。影片想让每个经历过非典的人知道,面对灾难,除了恐惧、无助、痛苦,其实也可以微笑。
2003年,可以毫不夸张地说,每个中国人都记住了一个叫做“SARS”的英文单词。这个突如其来的可怕病毒引起了全球范围的恐慌,夺去了数千人的宝贵生命,同时也让每个中国人都经历了难以忘怀的“非典生活”。就在“非典”的阴影还没完全散去,很多人仍旧心有余悸的时候,2003年6月,著名导演张建亚带领着一支优秀的创作队伍,勇敢地奔赴曾经收治过非典病人的北京石景山医院,开始拍摄一部叫做《微笑》的电视电影。这部由中央电视台电影频道投资的作品用最直观的方式,真实记录了战斗在“非典”一线的医生、护士、记者、警察的别样生活,他们经历的生死考验,他们在怯懦与无畏之间的彷徨,他们承受的爱与痛,他们的牺牲和奉献,共同组成《微笑》鲜活的故事。正是这些平凡而又伟大的人们帮助大家度过了艰难的“非典”时期,他们也用自己的方式告知世人,SARS这4个字母拆开来可以有另外一种解释——Smile And Retain Smile,“微笑,并保持微笑”。电视电影《微笑》的名字也由此而来。
10月17日19:45,《微笑》将在中央电视台电影频道(CCTV-6)首播,每位观众都有机会对影片做出自己最个性化的评价。无论喜欢与否,《微笑》都会帮助我们回忆起曾经的“非典”生活。但是回忆的目的不是为了记住灾难,而是为了记住应对灾难的方法,比如学会微笑,比如把恐怖的Sars永久的改写成Smile And Retain Smile。电视电影《微笑》的初衷就在于此,它提醒观众们记住一些崇高而伟大的人、记住在危难中获得的爱与感动、记住一种生活态度——在任何时候都要尽量保持微笑,无论对自己还是对别人。